黑龙江省安达市吉星岗一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日期: 2024-04-25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

选择题。(60分)

试题详情
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主要任务是(   )
A、 讨论成立新中国的的问题
B、 贯彻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的精神
C、 讨论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
D、 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试题详情
流行语,一个国家的“口头禅”。下列流行语与新中国成立有关的是(   )
A、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 “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
C、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D、 “坚决粉碎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新反扑”
试题详情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隆重召开。召开的地点是(   )
A、 北京
B、 北平
C、 南京
D、 上海
试题详情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不断追梦始于(   )
A、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B、 1924年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C、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
D、 1949年新中国成立
试题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纪元”是(   )

①国家独立自主    ②人民当家作主    ③现代化强国    ④社会主义国家

A、 ①②
B、 ①②3
C、 ①2④
D、 ③④
试题详情
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 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C、 消灭了地主阶级
D、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试题详情
某记者在报道中写到:“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材料中的”消息”是( )
A、 渡江战役的胜利
B、 新中国的成立
C、 国民政府被推翻
D、 西藏和平解放
试题详情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和基本要求。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A、 日本人学习中国汉字——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B、 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得到一定发展
C、 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中国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D、 遵义会议的召开——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试题详情
反映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战斗片《英雄儿女》的歌词为:“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青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歌词中对应的人民战士和虎豹分别指的是( )
A、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
B、 中国八路军、美军
C、 中国工农红军联合国军
D、 中国人民志愿军、联合国军
试题详情
7亿亩土地,296万余头耕畜,394万余件农具,3795万余间房屋,100多亿斤粮食,这是《开国大土改》中对建国初期整个土改运动中,以没收的方式进行再分配的总资产数字,在我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时,农村发生的变化是(  )
A、 农民连同土地牲畜都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B、 农民的土地都属于人民公社所有
C、 农村实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农民获得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试题详情
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今请您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会议应该是( )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试题详情
某班表演历史短剧《上甘岭战役》,小刚在剧中扮演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的志愿军战士。他扮演的是(   )
A、 董存瑞
B、 雷锋
C、 黄继光
D、 罗盛教
试题详情
以下解说词适用于如图的是(   )

A、 推翻了两千多年封建帝制
B、 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 宣布祖国大陆基本统一
D、 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
试题详情
以下两幅图片共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代主题是(   )

A、 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 恢复国民经济
C、 反抗美帝国主义侵略
D、 发展农业生产
试题详情
如图是1950年湖南省岳阳县第一区麻塘乡农民杨振家在土改中分到了土地后的喜悦情景。对这幅图所反映历史事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1952年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B、 基本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 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土地公有制
D、 巩固了人民政权,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试题详情
宣传标语往往反映出时代特色。“学习苏联先进生产经验,为我们祖国的工业化而奋斗!”这句标语最早出现在 ( )

A、 “一五”计划时期
B、 “大跃进”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试题详情
1954年9月召开的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会议是(   )
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中共八大
试题详情
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是报刊上经常出现的一个词。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
A、 实行土地改革
B、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C、 实现国家工业化
D、 实现农业现代化
试题详情
毛主席的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一桥”指(   )
A、 南京长江大桥
B、 武汉长江大桥
C、 钱塘江大桥
D、 上海浦东大桥
试题详情
下列与1954年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召开了中共八大
C、 完成了三大改造
D、 修建了武汉长江大桥
试题详情
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的是下列哪一产业(  )
A、 农业
B、 重工业
C、 轻工业
D、 手工业
试题详情
“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材料中的现象发生于二十世纪(    )
A、 五十年代
B、 六十年代
C、 七十年代
D、 八十年代
试题详情
1953-1958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表(单位:百万吨)

时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1957年

1958年

粮食总产量

166.83

169.52

183.94

192.75

195.05

197.65

表格中粮食总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

A、 农业集体化的开展
B、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 “大跃进”的掀起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试题详情
下图是某同学在网上查阅资料时发现的上海求兴机器厂的公章红印。依据图片中的信息,这枚公章开始使用的时间最可能是( )

A、 土地改革运动时期
B、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 “大跃进”运动时期
D、 国有企业改制时期
试题详情
下列历史事件中,改变了社会性质的是( )

①鸦片战争  ②辛亥革命  ③五四运动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⑤三大改造完成

A、 ①③④
B、 ①④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试题详情
“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改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地接受这种改变,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和平方法”指的是(  )
A、 赎买政策
B、 无偿没收
C、 实行股份制
D、 廉价收购
试题详情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作出的决议指出:“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我们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摸索出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下列口号最能反映上述“形式”的是(   )
A、 “农业合作社,社会新气象”
B、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 “吃喝不要钱,日子赛神仙”
D、 “谁穷谁丢人,谁富谁光荣
试题详情
1967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向林彪、江青一伙展开正义斗争的事件是(  )
A、 土地改革
B、 “二月抗争”
C、 人民群众悼念周总理
D、 粉碎“四人帮”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某地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单位:斤/亩)”。导致1958年数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大跃进”运动的兴起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一五计划”的实施
D、 中共八大的召开
试题详情
报纸既是人们了解社会的主要媒体,也是反映社会变迁的窗口。下图《人民日报》的报道反映了( )

A、 我国农村经济高速发展
B、 农村合作化的优越性
C、 “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盛行
D、 “文化大革命”时期“左”的错误

综合题。(40分)

试题详情
材料一:1953-1956年,国家用于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达484.9亿元,其中对重工业基本建设投资达151.5亿元,对轻工业基本建设投资达26.4亿元;1956年,全国国民生产总值达1639亿元,比1952年增长60%左右;工农业总产值为1252亿元,国家财政收入为287.4亿元,均比1952年增长60%左右;工业总产值642亿元,农业总产值610亿元,平均每年递增19.6%和4.8%;交通运输有明显增长,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显著提高。“一五”期间工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材料二: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总产值所占的比重从1952年的41.5%提高到56.5%。在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的比重从1952年的35.5%提高到45%。一大批旧中国没有的工业部门开始建立起来,中国从此有了自己的飞机、汽车、新式机床、发电设备、重型机器和精密仪器制造业等,初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工业体系。

试题详情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很重视民主政治的建设,但也走了不少弯路。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材料二:叶剑英首先拍案而起,说:“你们把党搞乱了,把政府搞乱了,把工厂、农村搞乱了!你们还嫌不够,还一定要把军队搞乱!这样搞,你们想干什么?”徐向前激愤地拍着桌子说:“军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支柱。你们这样把军队乱下去,还要不要这个支柱!”

──上述两则材料均选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试题详情
材料一:安徽省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表

年代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粮食产量

5.02亿公斤

5.70亿公斤

7.15亿公斤

材料二:如下图

材料三:1985年6月,邓小平同志说:“深圳经济特区是个试验,路子走得是否对,还要看一看。……搞社会主义,中心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法,包括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我们都采用。……”1985年8月又说:“至于吸收外国资金,这是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个补充,不用担心它会冲击社会主义制度。……因为从政治上讲,我们的国家机器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它有能力保障社会主义制度。从经济上讲,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工业、农业、商业和其他方面已经建立了相当坚实的基础。”请回答:

①材料一中,凤阳县农业生产发生了怎样变化?三年走了三大步的原因是什么?此后我国在城市重点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其核心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②材料二是我国对外开放示意图,在图上填出我国最早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最大的经济特区和扩大对外开放的窗口。并根据图归纳我国对外开放的措施有哪些?由此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的?

③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过程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④结合材料三,分析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对外开放会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试题详情
从鸦片战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现在,中国经历了截然不同的两个80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