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同步练习

日期: 2024-04-20 高二下学期历史

单选题

试题详情
晚清以来,不少人对西方及其事物持拒绝、排斥甚至敌视之态度。19世纪末活跃在政治舞台的官员刘思溥公开表示自己生平最恶“洋”字,但是他家中却有一个帽架是由欧洲进口的马口铁所制。这说明(   )
A、 列强入侵主要采用隐蔽手段
B、 士大夫崇洋慕洋的思想显现
C、 清朝官僚队伍亟待加强整治
D、 “欧风美雨”的浸染日趋深入
试题详情
发轫于英国的足球运动在阿根廷一落地便迅速 “和探戈一样,既是阿根廷的镜子又是她的面具,透过足球和探戈,阿根廷人可以自己看见自己,同时也可以让别人看见他们。”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 足球运动扩散是欧美对外殖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B、 富有特色的足球运动是阿根廷的文化符号之一
C、 拉美传统文化在欧洲文化的冲击下走向多元化
D、 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式足球在拉美地区广泛传播
试题详情
康有为将西方宗教入侵与秦朝的“焚书坑儒”相比,他说:“若国步稍移,则彼非金元无教者比也,必将以其教易吾教耳。犹吾孔教本起中国,散入新疆、云南、贵州、高丽、安南也。以国力行其教,必将毁吾学宫而为拜堂,取吾制义而发挥新约。”这从侧面说明当时( )
A、 西方宗教对中国文化形成冲击
B、 天主教主要在偏远地区传播
C、 中国人信仰天主教的比例较高
D、 西方列强普遍反对戊戌变法
试题详情
随着殖民侵略不断深入,英国的文化侵略还是对印度产生了两个深远的影响: 一是它首次为印度各地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共同的语言和一种共同的文化背景;二是不可避免地使印度产生政治上的自觉性和自治要求,一批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利用欧洲的思想意识攻击英国的统治,并组织了一个民族主义运动。对英国文化侵略的正确理解是(   )
A、 印度的民族文化被同化
B、 推动了印度的文化重构
C、 导致印度排外主义盛行
D、 阻碍了对印度殖民进程
试题详情
有西方学者说:“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不会永久容忍他的臣民受一个自认为统驭万国,而且不承认存在着平等国家政府的不客气的对待。由于这种情况,在1839年至1842年,爆发了第一次中英战争。”此观点,意在(   )
A、 揭示中英间发生战争的根源
B、 指明中国传统外交的落后性
C、 掩盖英国发动战争的侵略性
D、 说明文化冲突导致战争爆发
试题详情
1896-1898年,共有40余人自各地来信,请求时务报馆帮助办理各类事务近60项,其中涉及拟开办学堂请代聘各科教师,拟建藏书局请代购书籍,请代为收集各种工艺方法,请代为推广销售报刊等。这主要是由于当时时务报馆( )
A、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B、 广泛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C、 使报刊成为救亡主要途径
D、 倡导维新顺应社会潮流
试题详情
拉丁美洲长期以来存在着自给自足的封建大庄园制。在19世纪初动乱的年代里,为了财产和生命的安全,或请求考迪罗保护,或自己组织私人武装,保护庄园并扩大自己势力,成为考迪罗式的人物。这说明(   )
A、 封建庄园主成为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主力军
B、 庄园经济移植到拉丁美洲后发生了质变
C、 拉丁美洲特有的政治文化与社会现实相适应
D、 考迪罗势力的膨胀催生了封建大庄园制
试题详情
作为身体的一部分,头发在清末民初社会变革中,再次成为政治的一个目的。在激烈的政治、社会变革中,王国维从不公开发表政见的知名学者,但他的辫子却显然公开发出了一种不和谐的声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王国维留辫子只为表达他对大清的效忠
B、 王国维留辫子纯粹是为了标新立异
C、 王国维留辫子说明他动了复辟帝制的心
D、 王国维的辫子被赋予一种理性的意义
试题详情
英美传教士在华团体广学会的机关报《万国公报》,因持续报道、评论甲午中日战争,“遂引起朝野官绅之广泛注意”。1896年底,《万国公报》公开声言:经甲午之役,本刊发行量“从每月一千本逐渐加增,今已盈四千本。”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A、 国人关注时局变化
B、 大众传媒发展迅速
C、 朝野官绅奋发图强
D、 维新变法蓬勃兴起
试题详情
漫画《第三等级的崛起》以正在被拆除的巴士底狱为背景,描绘了被压迫的第三等级正试图砸断锁链并拿起武器,旁边的教士和贵族却无比震惊和畏惧。该漫画生动题反映了( )

A、 英国光荣革命开始
B、 法国大革命爆发
C、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
D、 拿破仑帝国建立
试题详情
孙中山主张将人类历史和自然历史区别开来,反对社会达尔文主义将人类历史作生物学处理,认为Evolution不能译为“天演”,只能译为“进化”,还提出了“天然力”和“人事力”。孙中山意在(   )
A、 促进三民主义内涵的丰富
B、 增强国人救亡图存的信心
C、 纠正严复对进化论的误解
D、 消除封建主义思想的残留
试题详情
外国人在华设立教育机构始于1842年香港英华书院,创办初期“欲以学校为一种补助之物,助其宣传福音事业”:到1890年以后,则认为“不论在哪一个社会,受高等教育的人们,都是有势力的人们,他们控制社会的情感和意见。”其办学理念的变化说明西方( )
A、 力图通过教育影响中国社会
B、 重视提高国人思想文化素质
C、 对华经济侵略进入新的阶段
D、 放弃传教转向培养实用人才
试题详情
1898年8月4日出版的《时务日报》第一版,右面1/3版面为报头、各地代派处和本日目录,目录分上谕、电报、论说、本埠新闻、外埠新闻、各国新闻、专件和答问等。据此可知,该报(   )
A、 促进了信息交流
B、 旨在传播革命思想
C、 是中国第一份报纸
D、 使出版业走向繁荣
试题详情
法国大革命爆发前,许多贵族信仰伏尔泰、卢梭等人的学说。在大革命期间,一些僧侣、贵族也都选择站在民众一边,高举革命的旗帜。这表明法国大革命(   )
A、 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B、 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C、 实现自由平等的目标
D、 采取暴力革命方式
试题详情
甲午战后,中国热血青年开始大量前往日本留学。他们中绝大部分初到日本时,是抱着回国后要改良政治的态度的。但之后,很多人倾向于推翻清政府。这种变化(   )
A、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主导地位
B、 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
C、 源于日本近代化成就的冲击
D、 说明革命思想成为近代主流思想

材料分析题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以学术作为传教的先导,带来了迥异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的科学和哲学思想。一些进步知识分子被西方学术所吸引,渴望得到摆脱社会危机的启示。统治阶级中的某些人也企图通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维护皇权和大一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明末的徐光启和清初的康熙皇帝。这些活动影响和启发了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促进了中国学术思想由古代向近代的转变。

——摘编自吴乃华《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

材料二:1840年的鸦片战争,古老中国的国门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中国人被迫感悟到这样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落后就要挨打。“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代表了一批先进的中国人的呼声,为此了解西方,走向世界,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西学输入,或由政府规划,或出个人胸臆,尽管他们终极目标各有不同,但从中国实际出发,比较中西异同,引进西学改造中国的操作原则却有相通之处。中国社会的变动曲线,也就成了西学东渐的主线。

——摘编自熊月之《晚清西学东渐史概论》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位时代,英国商人组织的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东南岸购买了一个村落,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商埠,这就是马德拉斯城(Madras)。同时英国人又在孟加拉(Bengal)一带建设商站,不久又在加尔各答(Calcytta)城建造了要塞炮台。到了17世纪末年,英国的东印度公司中人常常和印度各地的酋长为难,印度皇帝才知道西方人的势力不可轻侮。当时英国不但要对付印度的土人,而且要对付欧洲的劲敌,原来当时法国在印度亦有一个东印度公司。

——摘编自何炳松《世界历史常识》

材料二:东印度公司统治印度之初,并不愿在印度推广西方教育。进入19世纪后,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进入新阶段,这就要求在印度实行西方教育,建立一套适合殖民统治需要的新教育制度。20年代,公司在给印度总督的公文中表现出希望办西方教育的倾向。1833年,议会通过的印度管理法规定,公司教育经费只应用来推广西方教育。近代教育系统是以英语为主要教育媒介,教学内容主要是传授西方思想和自然科学知识,印度传统知识的课程即便有也是次要的。近代教育的发展得到了印度相当多知识分子的拥护。不过,这些人出发点并不相同。

——摘编自林承节《20世纪初印度的民族教育》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洲地区主要语言分布图

——摘自邓辉《世界文化地理》

材料二:公元前196年,为纪念埃及托勒密五世加冕一周年,祭司制作了罗塞塔石碑。石碑高1.14米,宽0.73米,刻有古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登基的诏书。石碑上用希腊文字、古埃及文字和当时的通俗体文字刻了同祥的内容。1799年,拿破仑远征军在埃及北部城镇拉希德发现这块石碑,法国人把当地称为罗塞塔,石碑因而得名。1801年,英军打败法军、接管埃及,根据投降条约,法方把罗塞塔石碑等10多件埃及文物移交英方。1802年,罗塞塔石碑被送至大英博物馆埃及厅,成为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为了展示英国人对法国的军事胜利,英国人在这件石碑的标签上写有一句话:“不列颠军队征服埃及的战利品”。1993年埃及考古学家札希·哈瓦斯博士公开呼吁英国应该将罗塞塔石碑归还给它真正的归属地埃及,因为这块石碑是埃及文明的重要象征。但大英博物馆并未归还。

——据中文维基百科“罗塞塔石碑”条目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会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不但结束了30年战争的长期纷争局面,而且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以国际法为国家间关系规范的政治格局。它规定了各国在其领土范围内拥有主权,彼此间平等,且不接受任何更高的外部权威。从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开始,到1815年的维也纳和会、1878年的柏林会议,直至一战后的巴黎和会可谓是以威斯特伐利亚和会为样板。20世纪以来,公共事务的领域从解决争端扩展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人权几乎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维持和平与促进发展不仅靠国家,也靠各国共同创立的国际组织,后来一些非政府组织也争取加入进来,逐步形成了整套的国际治理机制。

——摘编自刘衡《国际法之治:从国际法治到全球治理》

材料二:有清一代,世界东西两端同时并立着两种秩序体系:一个是东方宗藩体系,另一个是西方公法体系,它们建筑在完全不同的经济文化基础之上,其内部之间的结构体系与制约机制也截然不同。18世纪末19世纪初,世界格局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两种体系的碰撞导致了一系列的断裂与变革。有学者概括其为“英国的主权平等,外交观与清朝的差序包容,天下观的碰撞。也有学者提出“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摘编自张卫明《晚清中国对国际法的运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