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2023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

日期: 2024-04-23 高考阶段历史

选择题

试题详情
良渚文化在约5300年前发源于长江下游的太湖沿岸。在相关遗址的发掘中,考古工作者在一件黑陶罐腹部发现了四个连成一排、仿若句子、与后来的甲骨文有相似之处的符号(如图)。对此合理的理解是(   )

A、 有助于破解古文字起源之谜
B、 甲骨文并非中国最早的文字
C、 中国已开始系统地使用文字
D、 彰显了中华文明的高度发达
试题详情
虎符作为兵权的象征曾流行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唐代因避讳太祖名字中的“虎”字,兵符外形随之被改成鱼或龟,至宋代兵符又恢复成老虎形态。这一变化从侧面反映了(   )
A、 兵符形态与时俱进
B、 皇帝制度影响深远
C、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 兵权归属备受关注
试题详情
南宋时期,江浙地区已成为人才密布区,有“财赋之地,人文渊薮”之说。在南宋都城临安,即使是本地人开的酒馆也往往仿效汴京旧俗,在门前张挂炉子灯,茶馆则学北方张挂名人画像。北方人吃笼饼的习惯南方人也跟着学。这些现象主要缘于(   )
A、 中原地区经济萧条
B、 南方自然环境优越
C、 经济政治重心南移
D、 南宋重视民众教育
试题详情
明中叶以后,社会发展迎来了新的变化,政府对基层社会政治控制日益松弛,商品经济繁荣,自由雇佣劳动力现象盛行,反传统观念兴起与传播。这些现象表明(   )
A、 中央集权体制日益衰落
B、 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
C、 明朝时期对外贸易发达
D、 社会转型因素已经滋生
试题详情
魏源《海国图志》称西方为“夷”;徐继畬《瀛寰志略》正式出版时,将其前稿《瀛寰考略》之“夷”字尽数改为“泰西”;1858年《天津条约》明确规定不得称西方为“夷”。这一变化表明(   )
A、 半殖民地程度日益加深
B、 传统华夷观受到冲击
C、 天朝上国观念彻底瓦解
D、 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
试题详情
1895年甲午战争清军溃败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维新思想高涨。维新派认为洋务运动只是“盗西法之嘘声,而沿中土之积弊”,主张在中国政治、经济、教育等各个领域自上而下推行改革。其目的在于(   )
A、 救亡图存
B、 推翻清朝统治
C、 “扶清灭洋”
D、 建立中华民国
试题详情
根据中央“在沿海地区的工业一般不扩建不新建”的方针,“一五”计划开始后,相当一部分工程项目被安排到全国17个省市(如表)。据此判断,这种布局意在(   )

省份

辽宁

陕西

黑龙江

山西

吉林河南

甘肃

四川

河北内蒙

北京云南

湖南江西

湖北

安徽新疆

项目

各24项

22项

15项

各10项

8项

6项

各5项

各4项

各4项

3项

各1项

A、 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模式
B、 合理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C、 解决国民经济发展失调的问题
D、 改变过去不尽合理的工业布局
试题详情
1978年冬,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严金昌等18位农民坚定地按下红手印,实施包产到户,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如今,随着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严金昌又成为小岗村第一个拿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的人,他把自家的土地流转出去,办起了乡村旅游。这一变化说明(   )
A、 农村受到商品经济冲击
B、 土地私有化程度加大
C、 农村生产关系不断调整
D、 乡土观念依然很浓厚
试题详情
梭伦改革提出把国家置于党派或氏族之上,他要求一切公民都参与国家事务,尤其在立法时规定,一个人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这一规定使一个不关心城邦公共事务的人不配为公民。这反映的理念是(   )
A、 人人平等
B、 分权制衡
C、 直接民主
D、 集体主义
试题详情
据统计,18世纪至19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人口和人均收入同时增长的时代。1700年欧洲的人口规模是1亿,到1850年增加到2.35亿,到19世纪末增加到4亿。这主要得益于(   )
A、 医疗水平的提高
B、 产业革命的扩展
C、 经济全球化浪潮
D、 农业技术的变革
试题详情
据美国某研究机构统计,美国自建国以来共发动了469次军事干预行动,其中,1798年至1990年有218次军事干预行动,而自1991年至2022年,短短的30多年时间内,美国进行了251次军事干预行动。这反映了(   )
A、 冷战期间美苏之间矛盾依然尖锐
B、 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丧失殆尽
C、 美国军事霸权主义思维长期存在
D、 军事行动已成为解决争端的主要方式
试题详情
全球化构成了当今世界的基本关系结构,但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随着全球化不断向纵深发展,也出现了各种“反全球化”的声音。从唯物史观角度对此较为合理的理解是(   )
A、 人类整体朝着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
B、 逆全球化将改变世界历史发展潮流
C、 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已经基本结束
D、 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将会不断加强

非选择题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史记》记载,秦武公十年(前688年),“伐邽、冀戎,初县之”。秦武公把邽、冀直接纳入国家行政体制之内,由中央政府委派官员去主持政务。至商鞅变法时,秦国普行县制于秦国全境,共设了31个县。秦并天下后,作为统一的封建国家,其领土空前广阔,将郡县制推行至全国。秦朝以法治国,大量任用并重用法家人士,作为法家重要人物的李斯希望强化君主专制,强调严刑峻法,在这种政治背景下,李斯个人及其代表的政治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秦朝实行郡县制。秦朝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地方政治行政体系的基础,构建了两千多年中央集权封建王朝的基本框架。

——摘编自《中国郡县制的产生与演变过程》等

材料二:1869年7月,日本政府发布“版籍奉还”令,版籍奉还,就是要诸侯向政府交出对土地和人民的封建领主所有权。版籍虽然归还了,但藩主仍是藩的行政长官,而且藩主仍旧控制着征税和军令的权利。1871年8月,岩仓具视等人调集一万御亲兵于东京,进行武力威慑,召集56藩的原藩主到东京,当面宣布了废藩置县诏书,并表示他们必须强制在东京居住,领取国家俸禄。在明治维新运动中,明治政府先后废除620多个藩地,共设三府七十二县,县知事由日本中央政府任命。虽废藩置县,但长州藩、萨摩藩、肥前藩、土佐藩,这四大藩帮的藩主依旧有着极高的政治话语权。

——摘编自《日本明治维新中的废藩置县》等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边防压力,但由于清政府财政匮乏,重点守东南沿海还是保西北边陲,成为清朝重臣们之间争论的焦点。如表为清朝重臣们的主要观点。

派别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海防派

李鸿章等

“近日财用极拙,人所共知,欲图振作,必统天下全局合盘同筹而后定计。”“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腹心之大患愈棘。”“江海防维实为今全局要务”。

塞防派

王文韶等

“俄人占我伊犁,有久假不归之势。只要俄人不能得逞于西北,则各国必不致构衅于东南。否则我师退一步,则俄人进一步,我师迟一日,则俄人进一日。事机之急,莫此为甚。”

并重派

左宗棠等

“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防”和“塞防”争论的历史背景并对这场争论进行简要评价。(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762年,叶卡捷琳娜二世成为俄国历史上的女沙皇。她熟读伏尔泰、卢梭等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作品并深受启发,初入宫廷时发现俄国教育落后,开始在教育上进行改革,主张向西方学习。她未像彼得大帝一样将西方的一切生搬硬套到俄国,而是依照俄国国情逐步开始西化。她任用具有资产阶级思想倾向的伊万•贝茨基制定教育政策,开办了斯莫尔尼女子贵族学院,这是俄罗斯历史上首所专为女孩子开办的公立学校。成立了公共学校委员会,在俄罗斯各地建立三个层次的学校网,每一级学校都有各自的教育规划,编订一系列教材。1783年在圣彼得堡创办教师进修学校,同年成立师范学院。1786年颁布《国民教育章程》,这是俄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国民教育的法令,为俄国近代教育体制的形成奠定基础。在学校制度上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制度和课程设置,使启蒙思想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得以应用,从而为之后的俄罗斯近代化打开了局面。

——摘编自《论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俄罗斯的教育改革》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按照《关于战俘待遇的日内瓦公约》,严格执行宽待俘虏的政策。1950年,军委总政治部指示志愿军所属人员必须做到:

1、不杀俘虏;

2、不侮辱俘虏人格;

3、不搜俘虏腰包。

同时,对执行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做到赏罚严明。在运动战阶段,志愿军对俘虏的轻伤战俘,可经简单救治带下战场,对无法救治及时带下战场的重伤战俘,出于人道主义,则就地释放。志愿军还通过释放战俘、战场喊话等方式,宣传宽待俘虏的政策。被释放的俘虏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有效地宣传了志愿军不杀俘虏、优待俘虏的政策。志愿军充分尊重战俘的宗教信仰自由,允许战俘进行祷告、做礼拜等正当的宗教活动。1952年,志愿军在战俘营举办了一次规模宏大、有十几个国家战俘参加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战俘营组织战俘召开运动会,可能在世界战争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摘编自鲍明荣《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战俘政策》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040年,范仲淹(文正公)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戍边西北,担任边防主帅。戍边期间,文正公曰:“人有才能而无过,朝廷自应用之。若其实有可用之材,不幸陷于吏议,不因事起之,遂为废人矣。”正是因为如此,范仲淹身边总有许多名士、贤臣辅佐。西方边事稍宁,仁宗召范仲淹回京,拜为参知政事。庆历三年,范仲淹上《答手诏条陈十事》,文中说:“今文资三年一迁,武职五年一迁,谓之‘磨勘’。不限内外,不问劳逸,贤不肖并进,此岂尧舜黜陟幽明之意耶!假如庶僚中有一贤于众者,理一郡县,领一务局,思兴利去害而有为也,众皆指为生事,必嫉之沮之,非之笑之,稍有差失,随而挤陷。故不肖者素餐尸禄,安然而莫有为也,虽愚暗鄙猥,人莫齿之,而三年一迁,坐至卿监、丞郎者,历历皆是。谁肯为陛下兴公家之利,救生民之病,去政事之弊,葺(修理)纪纲之坏哉!”

——摘编自《范仲淹: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

1